深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

发布时间:2012-11-20

 

斯阳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结合当前的实践,要以教育造势、以制度制势、以监督定势、以文化成势,四维共张,构筑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

    一、着力理想教育、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

努力构建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强调理想信仰教育,大力开展示范教育,针对性开展警示教育。在运用好已有教育手段的同时,坚持教与育并重,突出领导者这一关键,重点提高党性修养和道德素质。

一是重视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大力弘扬公正、民主、包容、诚信、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使党员干部群体成为道德高地。市场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功利性文化,毋庸讳言,市场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挑战。特别是当社会发展的现实与理论之间出现裂痕之时,一些党员干部容易散失对未来理想社会、崇高价值的追求热情,行为短期化,思考现实化。所以要倡导青年党员干部读经典,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熟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进而理解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远离盲目和迟钝。要正确处理做官与做事的关系,确立奉献敬业的价值观念,做官为了做事,一个领导者只有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干事业上,才能赢得群众信任,实现做官的价值。

二是赋予纪委教育机构权威,使纪委教育职能真正得到彰显。要改变纪委的教育机构主要培训纪检干部的做法,要让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接受系统的反腐倡廉培训,进行警示教育。也可以考虑让廉政高风险岗位的领导到纪检部门挂职一段时间,直接接受廉政教育。要将领导者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避免“领导犯病、群众吃药”。领导干部要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自律意识的培养就来源于长期的学习教育与原则坚守,领导干部不仅要内省和自我约束,还要教育和严管下属,对下属“失教、失察、失管”,要实行“下属犯病,领导吃药”的责任追究。纪委要建立廉政教育科学评价体系,确定教育效果评价的要素、指标,重点放在对领导干部的跟踪分析和考评上。

三是注重教育方式方法的更新换代,突出教育的丰富性、适应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廉洁教育应坚持以干部为重点,党员为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发挥领导的主导作用、党务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和优秀党员的示范作用来不断增强教育实效。要加大对普通党员模范的宣传力度,以贴近群众的典型和平民英雄事迹提升社会道德和社会评价,形成社会正气。要依托互联网构建党员干部廉政学习教育平台,提供网上学习服务,开设网上廉政课堂,发送廉政信息,培育廉政文化品牌。要组织开展好廉政岗位教育和廉政谈话,经常敲敲“小木鱼”,甘做廉政“婆婆嘴”,做到干部上岗岗位谈话、干部考核深入谈话、发现苗头提醒谈话、发现问题戒勉谈话,发挥廉政教育的预防功能。

    二、进行顶层设计、重点设计与细节设计

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突出顶层设计、区域性制度建设和层级性制度建设,充实实体性制度,完善程序性制度,约束权力,保障权利,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

一是针对内外环境、组织系统、廉政基础等展开制度的顶层设计。要进行体制改革的新探索,对权力结构进行重新配置,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利于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对一把手限权、减权和分权,对领导班子成员理清职权边界和岗位责任,对“三重一大”事项避免一把手说了算,必须集体讨论民主科学决策。要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纪委的地位,积极探索纪检监察组织垂直管理制度和纪委书记委派交流制度。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体制下,明确查信办案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保障纪委查信办案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是针对腐败的先兆性、隐蔽性、伪饰性、顽固性等深化制度和机制的细节设计。研究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制度的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制度设计时由于考虑不全面等问题,可能使制度存在着如办事流程设计不科学、不规范,权力配置不合理,监督制约措施不具体,责任追究机制不健全等,或者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原来有效的制度变得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漏洞,所以要加大制度的廉洁性审查力度,突出制度的可操作性,通过制度的废改立,建立健全科学严密、完备有效的制度体系。特别要完善财经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建立单位总会计师制度,完善内部财务委派和外部审计制度,各类资金实行网上预算、网上支付、网上监督、网上审计、网上公开。干部财产申报是监督利器,也是国际公认反腐法则。随着技术进步要建立一套涵盖金融、税务、工商、社保、民政、住房及检察院等部门的全国或区域统一信息网络,为各级管理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管理监督干部提供基础。在目前可以采用建立本单位或本系统干部廉政信息库的办法,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实行党内一定范围的公开。入库的信息应该包括干部财产申报材料、审计材料、信访举报材料、考核材料等,由纪委和组织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切实加强裸官管理,防止带病提拔,防止用人失察。

三是针对腐败源头、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等进行制度和机制的重点设计。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特点和规律,把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抓,把消除阻碍经济发展的腐败问题作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防腐工作的出发点,努力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思路。首先要规范工作流程,确保权力有序运行。如建立招投标管控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市场有序运行;规范土地转让工作流程,确保土地交易市场有序运行;规范资金使用管理流程,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完善政府采购管控机制,促进政府采购市场有序运行。其次要确保行政权力公开透明,建设阳光工程,以权利制约权力,加强群众监督,建立有效的纠错机制,大力开展专项治理和行风建设,如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教育乱收费的专项纠风等,提升政风行风的群众满意度。

四是针对薄弱环节、利益群体、干扰风险等提高制度的科学化水平,确保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促进工作落实。在科学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措施和办法的基础上,实行责任分解,把任务和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限期完成。要着力解决对责任制抓的不主动、不积极、甚至不情愿的问题,注重责任考核结果的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衡量党建成效的主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优罚劣、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措施不力、失职、渎职的要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研究破除行业和部门潜规则。潜规则带有隐蔽性、违规性、功利性、从众性等特征,是诱发权钱交易、滋生腐败的温床。利用制度漏洞和规避制度约束是表象,部门领导默许是产生问题的根本。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建设,用显规则对抗潜规则。加大制度执行力度,通过加强巡视检查、自上而下的专项治理和干部轮岗交流等形式,发挥制度的防止和控制作用,用严厉手段打击任何违背制度的行径,做到令行禁止。第三,要注重整治庸、懒、散、奢。坚持纠正不正之风和科学管理的一致性,做到以纠风促规范,以整治促管理,以管理出效率。坚持执行制度和保护干部的一致性,做到保护创业者,支持改革者,鼓励干事者,宣传廉洁者,宽容失误者,整治庸懒者,制止浪费者,挽救失足者,惩治腐败者。

    三、探索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

根据惩防体系建设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行阳光公开、载体优化与多方联动,形成监督合力。

一是要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要把招考录取、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企业上市、动拆迁等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和关键环节向社会公开,通过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要增强公务活动的透明度,公开因公出国(境)、公务用车、公务接待等三公经费,积极推动公务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公务卡制度,对公务卡使用情况实施网上监控,切实做到公务消费现金零结算,公务卡使用情况全公开。建立干部公开选拔、竞争上岗机制,建立党员群众旁听机制,拓宽群众参与干部选任工作的渠道,加强群众监督;纪检部门要实质性参与干部选任的重要环节,在参与中监督,对拟任干部廉洁及选拔程序是否规范作出书面意见。要把党建第一责任人和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推到聚光灯下,明确谁负责、谁主抓等。

二是要探索科学合理的权力配置制度。要积极探索决策权的制衡机制,严格实行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健全全委会会议制度,积极推行党代会代表常任制,推行决策“票决制”,重大决策及任免重要干部由全委会或党代会代表无记名票决,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同时,党内民主必须超越票决制概念,既关注选人,更关注其政策理念及执行能力,减少和避免庸人政治、老好人现象和花瓶现象,使廉政勤政的老实人不吃亏,干事出活的开拓者受鼓舞。

三是要加强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力度。把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对党政领导进行监督的重要手段,逐步扩大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对一把手的审计要实现外部异体审计,审计关口要前移,变离任审计为主为任期内审计为主,由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含绩效审计)过渡,将审计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积极推进对审计结果在规范财务管理、干部任用、廉政教育等方面的运用。

    四、强化流程管控、信息管控与科学管理

    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具有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相结合,将显示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的强大功能。

一是要大力推进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建设。依靠技术手段实施同步监督、远程监督、网络监督等,从而为破解“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太难、事后监督太晚”的难题提供可能性和操作性。要积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提升教育、监督、预防、纠风、惩治等子系统的科技含量。要把过程控制理念引入倡廉建设中,强化对工作流程管控,通过管理流程再造、信息化手段运用等,形成更好的制度和机制,防范化解廉政风险。

二是要努力研究预警防控机制技术平台模型。运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乃至“云计算”技术,大力推广网上审批、网上支付、网上竞价采购、网上监督等,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资源在市场上配置、资金在网络中监管,同步动态管控,形成实施过程有监控、即时检查有依据、及时处置有效果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长效机制。坚持“制度+科技+文化”,不仅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把科技手段融入廉政风险防控、规范权力运行的制度设计和业务管理流程之中,而且要在人与制度、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新的工作生态,让无情的电脑帮助有情的人脑,实现从传统预防向科学、全面、全过程预防的转变,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监察效能。

三是要大力推进市场诚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商业贿赂“黑名单”。商业贿赂现象是当前腐败的主要特征,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商业贿赂不良记录库,一旦企业被列入其中,将坚决取消其参加招标入围资格,若干年内也不能再进入该市场,从而让企业真正敬畏。

    五、严打主动腐败、团体腐败和消极现象

要严厉打击索贿、行贿行为,着力摧毁腐败团体。要积极探索党内的退出机制,保持党的队伍的先进性、纯洁性。

一要完善信访举报工作网络。进一步加大对信访举报件的排查力度。建立健全案件线索排查制度,对于问题性质严重、线索清楚、内容具体的信访举报件认真开展调查。对群众反映有一般性问题的党员干部实施信访监督,及时提醒,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对被错告、诬告的党员干部,在一定范围内澄清是非,消除影响,坚决给予支持和保护。

二要强化纪委与检察院的合作机制。以预防职务犯罪为工作目标,加强联系沟通,建立协作机制,落实相关措施,突出预防腐败教育的权威性和震慑力,筑牢防腐拒变和预防职务犯罪“防火墙”。同时,纪委和政法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查办案件合力。

三要严厉惩处违纪违法行为。要牢固树立“有案不查是失职,查案后不举一反三是不称职”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办案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依纪依法办案,正确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处理好惩处和保护的关系,既要严肃执纪、严惩腐败,又要重视保护党员干部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处理好实体和程序的关系,把实体和程序有机统一到办案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贯穿于案件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全过程;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既要通过查办一定数量的案件来体现党和政府反腐败的决心和力度,又要通过安全文明办案,提高办案质量来显示纪检监察机关办案的水平和能力,切实发挥办案的治本之效。

在办案工作中,要严厉查处集体腐败案件。部门利益和小集团利益的膨胀助长了行政领域的“法人犯罪”现象,其成员在有意无意中进入集体腐败的链条之后,往往会形成窝案、串案。要以打击主动腐败行为为重点,严厉打击索贿和行贿犯罪。很多行贿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挖空心思拉拢腐蚀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行为恶劣、危害巨大。必须充分认识行贿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在惩罚的执行上,既要严肃查处索贿和受贿的腐败行为,也要追究行贿等主动行为人的相应责任,做到受贿、行贿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四要严把入口出口。“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必须完善干部退出机制:执行试用期考核制,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干部退出;推行民主评议制,让多数党员群众不满意的干部退出;落实审计制,加强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审计,让绩效不明显、不够廉洁的干部退出;实现淘汰制,让工作拖后腿的干部退出;建立问责制,让不作为、慢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退出;完善考核制,让能力与岗位不适应的干部退出或转岗;严格任期制,让到龄的干部退出,到届的干部选任或交流。探索党员正常退出机制,健全切实可行的民主评议机制,向表现差、不发挥作用的党员亮黄牌,向不合格党员亮红牌,建立健全入口严格、管理规范、出口通畅的长效机制。

    六、依靠文化育人、文化防腐与文化治本

努力提高廉政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破除潜规则,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构筑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抓住重点,有序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从基础入手,抓住重点,长期坚持,有序推进。在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把握一个引领、两个结合、三个重点、四个原则,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坚持廉洁教育与日常工作相结合、与文化建设相结合,以干部思想作风、政风行风、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建设为重点,坚持因人分岗施教,寓教于活动、寓教于课堂、寓教于网络、寓教于实践的原则,积极培育和宣传廉洁从政的典型、志愿奉献的英雄,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文化反腐作用。

二是推行道德立法。道德立法是指对社会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确立和强化。公共部门由于是代表人民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机构,其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比其他职业工作人员更高的道德水准,通过公共部门职业道德制度化、法律化,强化道德内约,保证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纯洁性。

三是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当前,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已经成为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一个利器,大众传媒对惩防体系建设发挥着催化作用。从问题奶粉、地沟油到毒胶囊,舆论监督和网络反腐的力量让人震撼。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重视和支持新闻媒体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平台的作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也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必须改进内容方法,创新载体手段,建立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不断强化“廉荣贪耻”的社会价值导向,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要加强在互联网和内部网络上的廉洁教育,占领制高__点,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掌握反腐倡廉网络舆论的主动权。针对社会关切、群众关注,可能引发炒作的热点、敏感问题,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和网络骨干的作用,适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组织网络评论,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廉政文化建设舆论氛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一些清廉指数高的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腐败治理和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较好的经验和做法。如瑞典非常重视公民道德建设,把个人的信息联网成一个系统,以备各部门随时查阅。每一个人的诚信记录,对于其能否立足于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制度的完备、高薪养廉和铁腕反腐带来了亚洲清廉指数第一的美誉。香港廉政公署初始给污点公务员以自新机会,而后则以其强有力的监督实施腐败零容忍,使中国香港成为全球最清廉的地区之一。英国政党和政府也特别注重官员的道德建设,他们认为,道德建设是廉政教育的基石,道德水准的提高必然会增强公务员队伍廉洁从政的自觉性。这些防治举措和模式对我国惩防体系建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惩防体系建设是防止党员干部腐败蜕变的基础性工程,是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免疫力工程,是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的清道夫工程,是遏制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防火墙”工程。要以制度为基深化惩防体系建设,以机制力量实现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以教育预防的系统性增强说服力、以学习修养的自觉性提升自省力、以制度机制完备性增进约束力、以权力制约监督的同步性形成制衡力、以科技保障的程序性提高控制力、以纠风惩戒的严肃性强化威慑力、以廉政文化的先进性增强引导力,为我国科学发展和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文发表于《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年第10期